台東市 - 卡塔文化工作室排灣族人,將有花紋的珠子稱為 : qkata,也就是"卡塔"。 顧名思義,卡塔文化主要是傳承與恢復排灣族傳統琉璃珠,並透過一群合作型態的婦女群體,以保存傳統紋飾為己任,結合不同工藝的專長,試圖以生活創意的想法,改變現階段的傳統手工藝多處於傳統文物、圖紋複製生產型式,增加生活有趣的文化觀點。
2009年開始,卡塔文化凝聚各地從事手工藝工坊的發展共識,成為台東在地文化的呈現平台,透過每年固定辦理的設計能力提昇課程,藉著培養更多文化傳承的種子,與部落社群及工作坊結合,再透過與部落耆老分享、合作,形成一深度的相互回饋圈,從在地特色出發,以呈現台東在地工藝文化的「部落職人」為主要訴求,藉以協助更多原住民的手工藝作者更加重視文化的存在性,並以創意作為轉譯傳統的工具,將部落族群的特色與精神透過物品輸出。
卡塔文化以自主的經營型態,進駐臺東糖廠倉庫設立「這裡r原味工藝聚落」平台,將倉庫變身為精彩萬分的部落手工藝創意商品展售空間,用以「分享互助」模式在現今社會環境中,架構著一股「社會企業」概念的合作經濟發展趨勢,更結合部落工藝師分享令人驚艷的大型裝置藝術,以文化相互串連,用心發掘屬於臺東的風格物品,使得臺東的風貌更加明顯
用圖紋訴說來自土地的故事~Ata。卡塔文化 ── 公益平台基金會
![]() 在這裡,有一群認真的原住民媽媽、小姐、阿嬤們用她們巧妙的雙手訴說來自土地的故事!她們從排灣族的珠子出發,努力保存部落的圖紋與意涵,期待將部落美好的文化推向未來,讓下一代有機會看見並參與其中…
【台東】卡塔文化工作室 ── Faith.生活行旅![]() 酷熱的夏日午后,我來到卡塔文化原住民社區發展協會的琉璃珠工作室。拍攝完畢,我已滿身大汗,回頭望著工作室裡的媽媽們,為了不讓冷氣的溫度破壞珠子的質感與成功率 她們要在這樣的高溫環境裡待上一整天,無法吹冷氣享受清涼 。想著想著,不禁由衷的敬佩這些專注燒著琉璃珠的手作人,也許就是因為必須在高溫之下用專注的眼、靈巧的手錊鍊出卡塔之珠,這些琉璃珠才會如此閃耀動人 散發出生命的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