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貧瘠的年代,一群協同會宣教士來到台灣、台東,實踐上帝「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的教導,十年、廿年、卅年……的擺上自己,從青春到髮白,直到告老還鄉。1964年,這群外鄉人來到台東創立了基督教醫院,並與台灣牧者一起創辦協同會台東教會,他們以基督的恩澤陪伴花東地區的民眾,一同經歷無數個生命的起伏,回首現今,50個年頭就這樣過去了……,
2014年9月13日,台東基督教醫院與協同會台東教會邀請譚維義夫婦、何畢克夫婦、史安篤、狄更生夫婦、德樂詩、龍樂德夫婦、傅士德夫婦、孟美心、陳義琳等宣教士從國外返回台東老家一同慶賀「光照半世紀 傳愛不止息-五十週年聯合感恩禮拜」,宣教士們有的帶著子女,有的帶著孫輩或友人同行,甚至有些不克出席的宣教士也皆來信同表歡欣與祝福。
在感恩禮拜上,宣教士組成詩班,在彭蒙惠宣教士的小喇叭、傅菊芳師母鋼琴伴奏下,獻唱「祢信實何廣大」。接著,由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呂信雄、協同會台東教會執事黃慶南把雙方的紀念品致贈給宣教士代表譚維義、狄更生,表達深深的感謝。
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代表宣教士致詞時表示:「感謝神,給我們機會回來,讓我們能夠看到以前撒的種子的結果,這些結果讓我們看到了神的偉大。」譚前院長細數過去宣教士的許多回憶,如:六百公克早產兒美恩的搶救過程、辛苦建立檢驗室的艱困年代、協助翻譯阿美族語聖經的歲月等,他謙卑的說:「有很多事我根本做不到,是因為有上帝的幫助,最後才能完成!就像剛才撒下的種子,就算我們細心的照顧、澆水,不一定都會長出來。感謝主,有祂的同在,我的生命是滿足的,就像詩篇所說的「福杯滿溢」。」
聽著譚前院長的致詞,現任東基院長呂信雄感觸良多,回想十六年前初接下東基院長的職務時,外人看到的可能是一個建築老舊、士氣低落的「貧窮」醫院,但對他而言,宣教士們對於偏鄉醫療資源的改善不遺餘力的付出與對不同種族民眾的無限關愛,這是多麼「富足」的一家醫院!也因為抱持著「擁有上帝的愛是東基最大的資產」的信念,呂信雄院長也積極且延續宣教士對於奉獻的熱忱,整合一套有效管理的平台「東基公益」,以醫療為中心,延伸提供的服務包括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迦南銀髮生活福祉中心、家立立社福基金會、哈拿希望之家,為更多弱勢族群服務,實踐上帝的心意──「服事最弱小的弟兄姊妹」,讓愛永續不滅。
在本次的返台行程中,宣教士們更特別前往誠品書店台東故事館觀賞「愛你何只50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協同會台東教會五十週年照片聯展」,細細品味展區裡的每張照片、每段文字與故事,例如:深耕台灣卅三年的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說:「我雖然不記得病人的名字,但是我永遠記得每一個傷口。」來台灣廿六年的史安篤牧師說:「當我們持續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忠心的管家時,我們也看見神正一點一滴成就許多事。」把卅四年青春給了台灣的德樂詩教士說:「我從不後悔到台灣來工作,所以多年來,我面對工作和看著病人逐漸痊癒,總是心生喜樂。」奉獻台灣廿三年的龍樂德醫師,帶領健檢團隊花了十五個月時間為台東縣小朋友做完善的健康檢查。麻醉護士耿喜音教士說:「上帝讓我有機會為許多睡美人、睡王子服務,看見他們平安醒來,健康出院,就是我最快樂的事。」
宣教士飄洋過海來到這裡,擺上自己、濟世救人,憑藉的就是信仰,上帝的同在增長了他們的信心,讓他們凡事都能!
後記:
難得返台的宣教士們,一直期盼能再回到過去曾經住過的宿舍看一看,因為這間隱身在社區裡的白色矮房,過去曾一度容納了近10位的醫護人員在此,共同生活,是青春記憶裡難忘的一頁,11號下午,在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的帶領下重新回到這熟悉的地方,雖然過去的宿舍已被公益平台基金會承租作為辦公室使用,但在基金會的細心維護下,屋況依舊良好,宣教士們熱情且激動地觀看屋裡的細微變化,以找尋那記憶中的熟悉氣息,並在台東縣長夫人陳怜燕的邀請下,由嚴董事長向所有人分享公益平台基金會於台東推廣的相關業務,獲得廣大迴響與支持,並期盼大眾對於偏鄉地區的愛能夠長長久久。
展覽資訊:
愛你何只50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協同會台東教會五十週年照片聯展
09/02-09/29,誠品書店台東故事館2樓藝文空間
愛你何只50年-台東基督教醫院、協同會台東教會五十週年照片聯展
09/02-09/29,誠品書店台東故事館2樓藝文空間
文字/照片:台東基督教醫院,編輯撰稿:YU
相關閱讀:東基五十 對台灣的愛不止息
愛你何只五十年照片聯展
相關閱讀:東基五十 對台灣的愛不止息
愛你何只五十年照片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