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鄉 - 悟饕飯包文化館池上飯包的歷史,要從昭和十五年的蕃薯餅說起,至今已第七十個年頭。光復前後,花東鐵路需要十三小時車程,旅客需自備食物充飢。為體諒出外人的辛苦,開始製作飯包在月台叫賣。如今店家收集整理台灣早期農家物品與飯包的相關沿革歷史,成立了文化故事館。展示館裡的一樓是寬敞舒適的用餐區,以及池上特產販賣區外,二樓更規劃為介紹池上飯包歷史沿革的飯包博物館,除了圖片文字介紹,還有早期農具與炊具的展示,讓來往的旅客除了可以享受香噴噴的飯包之餘,更可了解其心路歷程。
環島之星》Fun心.呷便當【池上.飯包博物館】── 菜市子![]() 【池上.飯包博物館】整個呈現台式的復古美學,牆面上,盡是以往的電影海報<王哥.柳哥遊台灣>.<哀愁的火車站>等等。
一走進室內,菜市子就驚呼連連,展示販售區裡的<甘仔店>賣的全是老菜小時候的甜蜜回憶。連許久不見的紅色芒果乾跟ㄤ仔標,都在這裡大集合。 池上的米飯香,不必老菜贅言,而飯包裡滷蛋.豆干.香腸.醬瓜.醃薑片以及時蔬的下飯程度,也不需老菜再一一細數;但是,這個外皮酥香,肉質鹹香外加肉汁不斷滲出來的炸雞腿,老菜不得不對它讚嘆再三呀! [台東遊記]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201107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