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市 - 梅花山藝文工作坊黃美花,出生於台東市大橋部落,從小就有一雙天生的巧手,更運用巧手編織自己的美麗人生。在阿美族部落傳統習俗中,母親會為女兒準備嫁衣,在日常生活的空閒慢慢編織,從小跟著祖父母生活的美花老師也就在環境的慢慢浸淫之下,自然學得了編織技藝,並在面臨祖父母的離世與部落文化找不到年輕人願意學習之下,她不忍看到傳統技藝的凋零,毅然放下原有的護理工作,將天賦化為實際行動,重新深入部落紀錄文化、改良傳統技法,加入衍生與替代的觀念,將籐編中加入皮編元素,讓傳統文化獲得新的生命,而這一眨眼就是二十年的時間。
在創作的歷程中,美花老師也曾迷惘與挫折,但她ㄧ直樂觀的告訴自己:「人要ㄧ直保持著假裝成功的正面態度,直到成功的到來。」回首過去二十年,美花老師發揮了女性特有的手藝天賦與謙卑容忍的態度,堅持文化傳統,焠鍊自我生命的真誠,化為創作中的無數靈感,也因此受到媒體美譽為「活在線堆中的女子」,努力釐清線材的長度與寬度,突破、跳躍自我文化與生命的恆久度。 回想一開始,只是單純的期盼傳承技藝,到後來凡事自己做、自己賣,有時去擺攤或參加展覽時,就藉由部落故事跟客人分享,每每都讓客人感動不已,有時候,東西賣不夠,連戴在身上的東西都會被客人拔掉,足見作品受到喜愛的程度。 2000年,黃美花於自己的母文化情境-台東縣石山部落,成立梅花山工作室,構築一個創作基地,提供技法交流與部落居民互動的場所,培訓創作人才,重新讓傳統技法在此落地生根,發展獨特的部落產業文化,更藉由回到母體文化重新檢視自我,開拓更不同的生命熱情。 梅花山藝文工作坊── 弗朗索瓦茲的發現![]() 認真來介紹這位開朗好客,又才藝非凡的美花老師。名片上寫著,98年第二屆原住民族工藝師獎及工藝精品創作獎。那一年全台十五位工藝師獲獎,台東有兩位,她是其一。老師擅長的是編織,但又能跳脫傳統,加入現代的元素,流行的概念,做出皮包、項鍊、手環、皮帶或一些生活用品。
"妳們看看,我這一季的配色又和之前不同,更有現代感。" 她的口吻像個服裝設計師一般,充滿自信,也在作品中注入自我的堅持與創意。 秋日台東之旅~梅花山藝文工作坊── 音樂+心潔 Jessica's Music![]() 梅花山藝文工作坊,位於台東志航基地旁的安靜巷內由於工作坊內,只有負責人黃美花女士一人,所以我們事先向其電詢參觀的可能性,深怕打擾黃女士的創作與生活作息,幸好, 親切的黃女士欣然答應我們一家人的參訪!!不算寬敞的工作坊,置放了大大小小 各式各樣的編織品包括了:藤編.竹編.月桃編.皮編.人造藤....材質的包包.手環.戒指.垂簾.花器.壁飾.置物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