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森林博物館 → 龍田村 → 鹿野高台 → 米巴奈風味美食坊 → 鐵花村
【Day 2】加路蘭風景區 → 都蘭糖廠(拉黑子工作室、希巨蘇飛工作室) → 棉麻屋 → 東河舊橋 → 成功旗魚→
比西里岸文化中心 → 灰黑橘黃下午茶 → 巴歌浪船屋餐廳 → 夜宿長濱區民宿
【Day 3】馬太鞍溼地 → 月廬 → 松園別館 → 前往花蓮火車站
台東是原住民族群最多,也是原住民文化保留得最深厚的地方,在這裡您可以體驗珍貴而多樣的部落風情。
延平鄉鸞山部落,有一座獨步全台的「森林博物館」,它沒有水泥牆壁、沒有電力設施、也沒有圍籬,它是一大片生機盎然的森林,裡面生長著一種「會走路的樹」,還有巧奪天工的「一線天」。為了避免土地過度負荷,訪客都要步行入館,導覽不用麥克風,館區規畫四條不同參觀路線,讓大家走進森林,去聆聽,去攀爬,感受所有森林要告訴我們的一切。「森林是我們的銀行,用利息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永續經營。」這是館長阿力曼最常掛在嘴邊說的一句話,也是布農族順應環境與愛物惜福的精神展現。
【Day 2】加路蘭風景區 → 都蘭糖廠(拉黑子工作室、希巨蘇飛工作室) → 棉麻屋 → 東河舊橋 → 成功旗魚→
比西里岸文化中心 → 灰黑橘黃下午茶 → 巴歌浪船屋餐廳 → 夜宿長濱區民宿
【Day 3】馬太鞍溼地 → 月廬 → 松園別館 → 前往花蓮火車站
台東是原住民族群最多,也是原住民文化保留得最深厚的地方,在這裡您可以體驗珍貴而多樣的部落風情。
延平鄉鸞山部落,有一座獨步全台的「森林博物館」,它沒有水泥牆壁、沒有電力設施、也沒有圍籬,它是一大片生機盎然的森林,裡面生長著一種「會走路的樹」,還有巧奪天工的「一線天」。為了避免土地過度負荷,訪客都要步行入館,導覽不用麥克風,館區規畫四條不同參觀路線,讓大家走進森林,去聆聽,去攀爬,感受所有森林要告訴我們的一切。「森林是我們的銀行,用利息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永續經營。」這是館長阿力曼最常掛在嘴邊說的一句話,也是布農族順應環境與愛物惜福的精神展現。
東河鄉隆昌部落,有個非常喜愛勾織帽子提包的藝術家龍惠媚,身上流著傳統阿美族血液的她從事創作以來,一直認為「原住民藝術」絕對不應也不止受限於「圖騰」、「祖靈」、「色彩」和「編織」的傳統範圍,原住民的藝術天份一樣可以跳上國際,因此她成立了棉麻屋純手工創作織品專賣店,並帶領二十多位部落婦女一針一線織出自己的一片天。
三仙台附近的比西里岸(Pisilian)部落,原指「養羊的地方」。部落的孩子們利用漁村廢棄的定置漁網浮筒,創造出全球獨一無二的環保打擊樂器「PawPaw鼓」,並組成「PawPaw鼓樂團」,在朱宗慶打擊樂團副團長何鴻棋老師的指導下,愈發展現出海岸阿美族的自信與天賦。2012年國際知名木雕家拉黑子引領部落居民發揮藝術天分,手工打造上百隻融合部落特色、造型各異的「木頭羊」,重現比西里岸養羊風光。海風、山嵐、鼓聲、歡笑,美味的部落食物、獨特的手工藝品,值得您來此展開一趟海岸的尋羊冒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