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糖廠 → 希巨蘇飛工作室(藝術家導覽、樹皮體驗、風味餐)→ 加路蘭遊憩區 → 返回市區
由台東市區沿著碧海藍天的台11線走,從中華大橋開始,即可感受到清爽的風陣陣吹拂,空氣中瀰漫著太平洋「最自然」的海洋氣息,令人心情舒暢!在經過富岡漁港、加路蘭遊憩區後,緊接著在147公里處,即可看見一支大大的煙窗,「各位旅人們,都蘭糖廠」已經到囉!
都蘭糖廠 → 希巨蘇飛工作室(藝術家導覽、樹皮體驗、風味餐)→ 加路蘭遊憩區 → 返回市區 由台東市區沿著碧海藍天的台11線走,從中華大橋開始,即可感受到清爽的風陣陣吹拂,空氣中瀰漫著太平洋「最自然」的海洋氣息,令人心情舒暢!在經過富岡漁港、加路蘭遊憩區後,緊接著在147公里處,即可看見一支大大的煙窗,「各位旅人們,都蘭糖廠」已經到囉!
騎鐵馬 → 放竹炮→ 午餐 → 農事樂 → 逛土樓 → 返回市區 沿著台九線往關山方向行駛,在駛近鎮上鬧區前,別急著加速前進,轉個彎,開入地下道,您會經過美麗的親水公園與電光大橋時,再往山邊開一點,遇到「197縣道」的指標時,右轉,在經過幾分鐘的車程後,就可以看到一個可愛的小農村---電光社區。
台東市區 → 多良火車站/向陽薪傳木工坊 → 拉勞蘭小米工坊 → 陳媽媽工作室 → 返回市區晚餐 大多數來訪台東的遊客,都會受到美麗海景所吸引而往返於海岸公路之上,但台東不只有海景,綿延翠綠的山色美景,也非常值得您去感受。 轉個向,往屏東縣枋山楓港路段行駛,此為台九線,這裡除了景色由海景轉為山色之外,長達112公里的沿途上,大多為排灣族與魯凱族的部落,其風格、文化特色與海岸沿線的阿美族有著極大的差異,且遠離市區的部落生活與好客可愛的工坊主人,都非常歡迎大家的拜訪!
台東市區 → 大武鄉大鳥部落/笆札筏工坊 → 金峰鄉嘉蘭部落/芭伊工坊 → 太麻里鄉原愛布工坊 → 返回市區晚餐 在台東的南迴線上,有幾個部落,是透過"媽媽們的手"而激發起部落內部的改變!! 八八風災時,這裡是受創最嚴重的地區,為了讓部落婦女也能投入重建工作,藉由社區發展協會與相關單位的輔導下,於部落中成立工坊,製作傳統工藝品,再藉由部落共識的凝聚與故事行銷,逐步創造出具有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也讓黃土地上開出驕傲的花朵。
東台灣,不光有大自然的恩賜,豐富且多元的族群文化,特別是台東境內有六族的原住民族,更交融出不同的藝文氣息,且各族間獨具特色的文化與工藝展現,更是您來到台東不可錯過的拜訪行程,更別忘了發點時間,自己製作一個專屬自己的紀念品唷! 離台東車站(或機場),往市區方向,約10分鐘的車程,即可到達位於市區的台東糖廠園區,建於1913年的台東糖廠,至今已有102年的歷史,它曾經是東部製糖與鳳梨事業的基地,但後來因為環境改變後逐漸沒落,後來則受到政府單位與地方文化團體的共同努力下,重新活化成為東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九鳥陶燒(DIY) → 巴蘭遺址 → 龍田村 → 馬斯林恩工作室 → 馬斯林恩月桃園區 →
胡淑玲老師工坊(織布DIY) → 布農族文物館 這條路線是由台東市向南往海端鄉的藝術探索之旅,包括陶藝、月桃葉、原住民服飾的創作,這些藝術家們由傳統文化擷取養分,轉化成為新的表達方式,九鳥陶燒的阿亮老師由早期採用排灣族的傳統元素與薰燒技法轉換為以簡單的線條呈現純粹與變化,釉彩在高溫1200度的窯燒之後,呈現千變萬化的色彩。馬斯林恩工作室是以月桃葉為創作素材的布農工坊,平凡無奇的月桃葉在創作者-江秀珠(布農族名Buni,布妮)的手中,編織成美麗紋理的生活用品,這些純天然的月桃葉素材在樸實簡潔的外觀下呈現強韌的耐用性,如同布農族人踏實、不做作的天性。如果您對於原住民的手工服飾有興趣,別忘了參訪胡淑玲老師的工作坊(達尼芙工坊),他以原民風格結合現代材質,以複合元素呈現設計美感,華麗中帶著簡約的層次感,喜歡DIY的旅行家還可以在此體驗織布技法,學習原住民婦女傳統工藝。 花東縱谷,是一條經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狹長谷地,更因為地處歐亞大陸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撞的縫合處,所以有著非常多樣的地質地形,也造就了許多不同的自然景觀。 除此之外,沿省道台9線公路而行的花東縱谷,有著長達158公里、貫通花蓮與台東的綠色走廊,沿途盡是一片綠意和綿延的秀麗山脈,且沿線上有許多農場與可愛農家,是非常適合大小朋友同遊,且親近大自然的「生態教室」。
卑南文化公園 → 史前文化博物館 → 寶町藝文中心 → 鐵花村 → 森林公園 → 鐵道藝術村 → 四維夜市 → 正氣路水果街 台東市,一趟歷史與藝文音樂兼踏青美食之旅,正殷切迎接旅人。卑南文化公園,展示了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地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卑南遺址,其中月形石柱,更是國家一級古蹟 。離去前,不妨踏上公園最高點的瞭望台,一覽台東市區的美景。 位於中山路的「寶町藝文中心」,為六座一層樓的舊日式木造建築,是日治時期所興建的官員宿舍。經過整建後,建築內部保持原狀,開放民眾入內參觀,屋外的圍牆則被拆除,開放空間做為藝文作品展覽與表演地點。
馬武窟竹筏體驗 → 東河舊橋 → 金樽瞭望台 → 都蘭遺址→月光小棧 → 都蘭糖廠
東河鄉,在阿美族古語稱瑪洛阿瀧,意思是溪水從山上轟隆轟隆的往下流。在這裡,馬武窟溪從山上行經東河舊橋緩緩流下,浪大時在出河口常可看見衝浪好手奮力一躍的畫面,煞是好看。 |
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Copyright © 2013 The Alliance Cultur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辦公室 Taipei Office | T | +886-2-2321-3313 | F | +886-2-2321-5552 ‧ 台東辦公室 Taitung Office | T | +886-89-221-991 | F | +886-89-22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