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林鄉(佳民) - 葛都桑音樂工作室葛都桑在太魯閣語為復活或重生之義。原住民藝術家彼得洛.烏嘎,以原住民傳統歌謠與藝術的方式感動來賓。為支撐其推動關於紋面民族馘首、宗教、環境、歷史與生態的文化研究,工作室會幫人從事錄音、編曲、形象包裝設計及一些表演等,在不靠任何公家經費的情形下,提供生活所需的來源。
倘若有緣,或者您會來到東部,或者正好能有機會能遇到彼得洛在代言他自己,都能讓您感受來自高山民族的風格與感動。
【花蓮遊記】葛都桑音樂工作室。原野牧場~跟太平洋喝杯羊奶咖啡!──瑪格@圖寫文創生活
![]() 彼得洛.烏嘎,曾是五燈獎五度五關的得主,近年來致力收集並發表賽德克傳統音樂,他於2007年決定紋面,將家族圖騰刺紋在臉上。據說這是當年日本禁止刺墨令以來,台灣第一位以文化獵人(Gaya)身分紋面的青年。
《太魯閣傳說》獵首笛音樂光碟,曾獲新聞局精選,被帶至坎城影展會場,向世界放送台灣高山原住民逐漸失傳的音樂,獲得不少迴響。 原住民藝術家~彼得洛.烏嘎個人簡介──Street Voice
![]() 彼得洛.烏嘎本著推廣族群文化的情感,時常應邀演唱原住民傳統歌謠並且以行動藝術的方式讓與會的嘉賓觀眾皆有如同落入百年前時空而親眼看到紋面民族的感動。
其成立葛都桑音樂工作室(「葛都桑」的意思是復活、重生或歷劫餘生,此名稱的由來取自發生在佳民村的歷史事件),並擔任工作室負責人。原住民族語唱片〈太魯閣傳說〉,獲新聞局推薦,於2009年2月代表台灣參加法國舉辦的世界唱片大展「2009年法國坎城MIDEN國際唱片展台灣館主題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