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鄉(大全村) - 馬太鞍濕地馬太鞍溼地園區,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過去這裡長滿了樹豆,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vataan」,這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
清淺的芙登溪發源自馬錫山,一路匯集自地底冒出的湧泉,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滋養著這片沼澤的豐美生命。由於溪流的流速與深淺變化,營造出多樣化的生存環境,使得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裡有多達近百種的水生植物;鳥類、蛙類、昆蟲及水生動物的種類與數量,更是多的令人驚喜。在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田邊的任何一條水溝裡,都可以發現魚、蝦、貝、螺的蹤跡,處處充滿旺盛的生機。 由於天生優越的豐富物產,來到園區內,更可品嚐到各種別具滋味的野菜,在阿美族婦女的巧妙烹煮手法之下,每種野菜都成為獨具特色的桌上佳餚;也或者是,沿著T形木棧道信步走去,可以享受置身於蓮花花海中的浪漫風情,讓喜歡騎自行車的您,可以沿著「馬太鞍濕地自行車道」,來一趟充滿自然野趣的踩踏之旅。 【景點】花蓮│馬太鞍生態園區 ── 愛蜜莉的樂活天地![]() 園區裡包含了原住民的文物展示集濕地生態,我們到的時候文化介紹已經開始了,解說人員活潑生動地講解阿美族有關祭典、生活習性、用具的運用等等,也帶著大家體驗馬太鞍部落在這個濕地耕種捕魚的傳統方式。聽完了解說可以到一塊塊的濕地走走,觀賞濕地栽種的荷花田。園區裡規劃了人行棧道和自行車道,所以如果能停留較久的時間,也可以騎著單車悠閒地欣賞這片濕地美麗的景色。
【花蓮光復鄉:6之5】「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經驗分享~值得半日遊(免費)── 佑佑皮皮.home![]() 近年來馬太鞍濕地更以栽種夏季景觀蓮花田聞名,賞蓮期限可至十月,與台灣西部的白河蓮田齊名,堪稱東台灣的美麗蓮鄉。
我們走進入馬太鞍濕地園區的後半段時,剛好看到有旅行社帶團來芙登溪,由馬太鞍濕地園區的原住民導覽告知「Palakaw」巴拉告捕魚法,也讓有興趣的遊客下溪體驗。馬太鞍濕地園區的後半段提供簡食和咖啡,主要有兩間餐廳(咖啡廳),一是「馬芙籠」、一是「欣綠農園」。「馬芙壟」館內以當地最新鮮的農特產食材,創新多種鮮活飲品與輕食簡餐。而欣綠農場比較像是提供旅行團吃合菜的餐廳,用餐的時間餐廳滿滿是遊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