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慢遊者
緩慢自在地旅行,享受東海岸太平洋美景及連綿不斷的藍與綠。
讓髮梢滲透清爽的涼風,沉浸單純做夢的樂趣。
讓髮梢滲透清爽的涼風,沉浸單純做夢的樂趣。
親愛的旅人們:
常有人問,花東的美在哪裡可以看見,是山海美景?還是人文薈萃?,美學大師蔣勳說過,花東地區的美是需要放慢腳步,打開身體感官,細細品嚐、慢慢回味,這樣的感動需要時間累積,留在心中慢慢發酵,而花東的美,自然而然就會呈現在您的心中。
台灣東部由於未經大規模開發,保留了優美的自然景觀以及豐富的原民文化。然而隨著慢活與環保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造訪這片淨土,接受大自然的洗滌之際,花東地區也始終存在來自內、外部的發展壓力。2007年在蘇花高開發爭議的脈絡下,嚴長壽先生第一次發起「花東慢遊團」,邀請文化媒體界的朋友展開重新認識花東的腳步,而在2009年八八風災之後,為了能協助花東觀光產業的復甦,並以推動適合花東地區的慢遊旅行型態,嚴先生積極促成香港包機、民宿研習營等計畫,期待帶領在地人及旅人們產生更多連結土地的情感,理解並分享永續經營的理念。
2010年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成立後,持續接待國內外關鍵影響力人士前往花東進行慢遊,其後也擴及認同慢遊理念的企業員工旅遊及學校戶外生活體驗,探索在地人文及樸實的生活。在近三年的觀察與學習中,我們更深刻地體認到原住民家庭經濟多以務農為主,部落中生代菁英迫於生計離鄉背井,造成嚴重的家庭結構失衡問題。為了改善隔代教養,嚴先生認為唯有讓原住民回鄉發展並創造當地就業機會,才能結構性改變偏鄉的問題,因此基金會一邊陪伴部落族人找到部落特色,一邊將旅客帶到部落,希望不只提供釣竿,教他們釣魚,還將魚群聚集,讓部落族人得到實質的支持與鼓勵,建立自信,期待終能為原住民部落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透過慢遊團旅客進行深入體驗的過程中,我們持續陪伴、連結、累積一處處為共同理念而努力的夥伴,而透過這個網站,則希望向更多朋友推薦許許多多「慢遊花東」的好去處,邀請您透過親身體驗來感受並保護台灣最美、也是最後的一塊肺葉,同時以體諒、疼惜的心,甚至以學習的心去理解並包容這些還在摸索學習當中的原住民朋友,讓在地人有機會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並帶動在地就業及部落發展。
慢遊花東,不只是旅行方式的選擇,也是關懷人文、親近土地的體現。有別於以往求「快」的一網打盡或走馬看花式的旅行方式,慢遊旅行更為旅人打開了不同的體驗和視野。您可以走訪山海部落,認識與自己的生命經驗截然不同的多元文化;入住獨具風格的民宿,感受民宿主人在生活細節上的巧思,也聽聽他們心中對這片土地的認同和感動;造訪完美結合新鮮食材與原民風味的餐廳品嚐道地美食;走進部落藝術空間,欣賞甚至親身參與融合傳統與現代之美的原民藝術創作;又或者只是單純地騎著自行車,在鄉間小徑中享受陽光灑落的寧靜……
如果您嚮往花東「慢」的魅力,不妨三不五時前來瀏覽旅遊平台網站,讓一則溫暖的故事,一位默默耕耘的在地人,甚至一張海闊天空的相片感動您,讓自己從繁忙的行事曆中撥出一段時間,跟著旅人們的私房分享,規劃一趟屬於自己的花東慢遊行程。當您投入花東大山、大海和大地的懷抱中,從鳥叫、蟲鳴、浪淘聲和質樸居民的友善的問候中重新獲得能量,也重新認識「無期無為」的慢遊旅行及其牽引的心靈能量。
如果您嚮往花東「慢」的魅力,不妨三不五時前來瀏覽旅遊平台網站,讓一則溫暖的故事,一位默默耕耘的在地人,甚至一張海闊天空的相片感動您,讓自己從繁忙的行事曆中撥出一段時間,跟著旅人們的私房分享,規劃一趟屬於自己的花東慢遊行程。當您投入花東大山、大海和大地的懷抱中,從鳥叫、蟲鳴、浪淘聲和質樸居民的友善的問候中重新獲得能量,也重新認識「無期無為」的慢遊旅行及其牽引的心靈能量。